網絡以其獨有的技術優勢使人類進入了一個嶄新的信息空間和輿論平臺,但互聯網網站推廣上信息泛濫、真假難辨、新聞低俗、輿論失控等弊端也一直為人們所詬病。作為網絡技術與受眾之間的橋梁,網絡編輯也是網絡信息內容生產、發布與調控流程中的關鍵樞紐。網絡編輯的角色定位是否準確,網絡編輯的素質水平關系著網絡信息的質量與網絡輿論的形態。本文試圖通過探討網絡編輯的角色定位,對網絡編輯如何提升自身素質提出思考與建議。
網絡編輯的角色定位
編輯可謂一個歷久彌新的職業,伴隨著網絡技術不斷成熟應運而生的網絡編輯,有別于傳統意義上的編輯,網絡編輯的功能職責、編輯理念、編輯流程、編輯手段有著自身獨特的內涵與規律。然而,這些與眾不同的特點并不能改變編輯活動的基本屬性,它仍然是一種社會精神文化生產和再創造的過程。網絡編輯通過文化選擇、積累、締構和傳播,將網絡文化產品傳遞給社會與大眾,在滿足他們文化需求的同時,弘揚優秀文化,創新傳統文化,引導大眾文化,肩負著時代賦予的文化使命。由此可見,網絡編輯的角色定位首先應該是“文化傳播者”。
網絡編輯借助網絡的技術特征具有了超文本鏈接、全時化、數據庫化和交互式的編輯特性,但是,網絡編輯基本的工作職責始終是篩選新聞信息,加大限度的優化、組合,并通過網絡媒體進行傳播,以實現傳播效果。由于網絡打破了傳播者與受眾的嚴格界限,編輯單向性新聞信息傳播的壟斷地位已被解構顛覆,“新聞把關人”——網絡編輯的這個角色定位無疑在某種程度上有被弱化和邊緣化的趨勢。然而,面對浩瀚海量的網絡信息,受眾還是需要專業的網絡編輯利用自己特有的職業素養對信息進行甄別判斷與優化選擇,以保證新聞信息發布與接收的準確與快捷。從這個角度去看,網絡編輯“把關人”的角色定位不僅無法“隱退”,而且有著更加寬廣的用武之地。
在網絡上,隨著新聞來源和信息渠道的劇增,受眾對新聞信息的網站推廣需求已不僅僅是真實和便捷,而是信息的價值判斷和深度解讀。因此,網絡編輯工作的重點已經從新聞能不能發和怎樣發的“把關”,轉向了對新聞、信息和知識等多層面內容如何進行嫁接和整合的“解析”。作為“信息解析者”,網絡編輯基于專業的事實判斷和價值判斷對新聞、信息的內涵、外延加以拓展延伸,通過欄目策劃、網絡專題、背景材料鏈接等形式進行新聞資源的深度發掘、優化配置,使重大新聞信息既有事實說話,還有分析、有解釋、有評論,說明來龍去脈,講清原因結果,并能預見事件發展的趨勢和方向,幫助受眾更好地理解新聞信息。
網絡的交互性、隱蔽性、虛擬性等特征使人們在網上有了更多自主發表言論的權利和機會,目前網絡上的輿論形態可以說是人聲嘈雜,由于發表門檻低,參與者良莠不齊,給輿論導向也帶來了諸多的負面效應,諸如色情、暴力、迷信和其他有害信息泛濫成災,虛假新聞滋生蔓延,狂熱和非理性的網絡暴力時有發生。
作為網絡空間的“輿論領航員”,網絡編輯只充當“門神”——監控和過濾輿論是不夠的,還要積極參與疏導輿論。在充分尊重人們言論自由、允許各種不同觀點和意見發表的同時,精心策劃,加強管理,重視發揮“議題設置”的作用,主動從喋喋不休、“我說你聽”的講臺上走下來,變成一個“領航員”,在撲朔迷離的新聞事件和眾說紛紜的意見觀點中為受眾指點迷津,從而達到引導輿論的目的。
網絡編輯的素質提升
與傳統的編輯相比,網絡媒體對于網絡編輯而言可謂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在插上網絡的翅膀后,網絡編輯擁有了一個更加廣闊的施展抱負的舞臺;另一方面,也意味著更嚴峻的挑戰,擔負起更多的社會責任。由網絡編輯的諸多角色定位我們不難發現,堅守真實、客觀、全面、公正等新聞專業主義標準,以人文關懷和理性傳播體現一個媒體人的社會責任、職業道德和精神操守,是網絡編輯基本的素質內涵。唯有如此,針對目前互聯網上暴露出的信息失實、新聞炒作、娛樂低俗、言論偏激等網絡傳播的軟肋,網絡編輯才能有效地去偽存真,永遠懷有一顆“誠實和善意”的心,不麻木良知,不漠視民生,不挑動極端情緒,推崇“真善美”的人文理想,啟人心智,從而促進人類社會文化的發展,凈化并升華人們的心靈和道德情操。
在網絡傳播中,網絡編輯除了篩選、把關信息之外,更多承擔的是網站推廣對公眾普遍關注的新聞話題進行引導、解釋與評析的任務,而不是僅僅簡單地決定報什么不報什么。這需要網絡編輯具備較高的政治理論素養,要對黨和理論、政策、法規融會貫通,不斷增強政治敏感,了解傳播的禁區和底線,正確引導社會熱點難點問題,擔負起正確導向的重任。而對網絡信息的整合和組織,則更考驗著網絡編輯的能力,沒有策劃、實施網絡專題、欄目能力的網絡編輯,充其量只不過是一個簡單的“信息搬運工”。一個出色的網絡新聞專題由確定選題、把握角度到內容和形式等方面的謀劃與布局,無不需要網絡編輯展現自身的新聞敏感、價值判斷、創造性思維、文字功底、審美能力等新聞專業素質與綜合技能,因此,擅長信息的解讀和組織應該是網絡編輯提升自身價值的不二法寶。
網絡媒體與傳統媒體核心的差別在于互聯網的技術屬性。網絡傳播可以同時調動文字、圖片、視頻、聲音等手段,使網絡編輯對信息內容的展示有一個多媒體的廣闊平臺,能夠獲得更加直觀、生動的傳播效果。同時,網絡編輯工作是基于計算機和互聯網的,對于數字和網絡技術的深入了解也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具備深厚的網絡素養和技術功力無疑是一個優秀網絡編輯的晉升之道。對計算機網絡基礎知識、網站網頁設計原理、數據庫原理、軟件工程原理等的宏觀認知,有助于提升網絡編輯與網絡技術人員之間在網絡實現、網絡管理和網絡維護上的良性互動與默契,使內容與技術比翼齊飛,相得益彰。而對網頁設計、文字、圖片、視頻、音頻、Flash等相關編輯軟件的熟練駕馭,使網絡編輯可以充分調動人的各種感官,以更新穎、更多樣化的表現形式,實現生動、有效的網絡傳播。
隨著網絡上多媒體報道形式的衍生,論壇、博客、微博、直播、網上調查、在線訪談和評論等一系列網絡互動深入人心,成為網絡編輯創新信息內容和形式、匯集人氣和收集觀點的有力武器,同時也對網絡編輯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考驗——如何有效地網聚人心,反映和影響公眾輿論。知識體系對一個人的品質、胸懷、眼界、思維方式和專業能力有著決定性作用,為此,需要網絡編輯在知識面的廣度、深度上下工夫,既應該是學有所長的專家,也是博識諸學的雜家,以學識涵養深厚、視野開闊、觀察敏銳、分析精辟的表現確立自身在網絡上的威信與影響力。而作為公共論壇的主持人,網絡編輯還要特別熟悉和把握受眾心理,認真研究網絡輿論發生、發展的規律,不斷增強控制和引導網絡輿論的能力,使網絡媒體真正成為一個體察民情、順應民心、匯聚民意和啟發民智的互動交流平臺。
網絡傳播是一項始終處在求新、求異、求實狀態下的工作,不斷地創新觀念、創新內容、創新形式、創新方法、創新手段是網絡編輯永恒地追求。網絡媒體的發展前路漫漫,網絡編輯也可謂任重道遠。網絡編輯唯有與時俱進,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才能不負社會的重望。
總結:網站推廣知識體系對一個人的品質、胸懷、眼界、思維方式和專業能力有著決定性作用,為此,需要網絡編輯在知識面的廣度、深度上下工夫,既應該是學有所長的專家,也是博識諸學的雜家,以學識涵養深厚、視野開闊、觀察敏銳、分析精辟的表現確立自身在網絡上的威信與影響力。網絡編輯還要特別熟悉和把握受眾心理,認真研究網絡輿論發生、發展的規律,不斷增強控制和引導網絡輿論的能力,使網絡媒體真正成為一個體察民情、順應民心、匯聚民意和啟發民智的互動交流平臺。
|